穿越未來去上學 2


未來當視覺跟蹤技術應用于課堂時,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到學生的關注點,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如果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課本或者與學生學習內容相關的事物上,教師能夠觀察到他們對知識的接受狀況。如果學生走神,老師能夠及時發(fā)現,通過教學上的刺激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內容上來。如果學生滿眼疑惑,不懂裝懂,老師也能及時了解情況,更細致地講解抽象的問題。
廣告研究一直在使用視覺追蹤技術了解消費者對廣告的回應,并了解是何種商品吸引了消費者的注意。同樣的,在教學方面也可以采用這種形式來分析教學效果,以確保課程的有效性,了解每個學生學習風格。視覺追蹤系統(tǒng)可以通過學生在線學習期間視覺的細節(jié)來評估學生們學習的狀況。如果學生的視線在復雜的概念上停留很長時間,說明他們對此不太明白,就需要教師或者自動教學系統(tǒng)結合例子詳細對相關內容再進行解釋,加深學生們的理解。

不要課本也不要書包

在未來的教室里,學生大概只需要一個顯示設備就能夠獲取存儲在云端的家庭作業(yè)和學習資源。這意味著他們不需要再拖著沉重的書包,背著一本又一本課本和輔導書。只要有網絡,便可以找到所需要的大量學習資源。
這樣便捷的云服務將給學生們帶來極大的自由,他們的家庭作業(yè)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完成。有了云端資源,所有學生都可以獲取所需要的信息,一本很受學生歡迎的書可以同時被許多學生借閱,即便學校硬件設施不足,沒有實體的圖書館,學生們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所需要的書本。你想看哪本書再也不用專門跑到圖書館借書,或者專門跑到書店買一本了。這樣,如果學生再想編造生病臥床在家,無法完成作業(yè)的借口就不大容易讓人信服了。
云計算技術可以幫助建立虛擬教室。學,F在可以利用云技術,建立在線學習平臺,讓學生登陸并參加虛擬環(huán)境中的教學。比如說,基于云技術的虛擬學習環(huán)境,學生們可以在線學習課堂上的內容,他們能夠進入論壇參與討論。作業(yè)、考試都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在線進行。

創(chuàng)造一個虛擬現實的課堂

虛擬現實技術通過計算機合成虛擬環(huán)境,當我們佩戴上虛擬現實眼鏡,可以感受到進入了一個非常逼真的世界。學習地理課程的時候,學生們佩戴上虛擬現實眼鏡,可以感受史前冰川的厚重,可以遠距離參觀太陽與月亮的“嬉戲”。講到地球構造時,師生戴上特制眼鏡,就能夠看到老師把地球模型一層層“剝離“開來,展示地殼、地核、地幔等,比看3D電影更有身臨其境之感。
未來,通過“共存”圖像技術還可以讓不同地區(qū)進入虛擬環(huán)境的人感受到彼此的存在,比如老師出差,在萬里之外,但是當他和學生們都佩戴上特殊眼鏡之后,學生能看見他,他也能看到學生們,就像他們處于同一間教室中一樣。同學們可以用這種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完成團隊合作項目和作業(yè)。
增強現實技術也可以應用于課堂。隨著谷歌眼鏡以及其他增強現實可穿戴設備的發(fā)展,通過特殊的眼鏡,在觀者所見的視野之上疊加一個信息層,使觀者享受一種非凡的體驗。比方說,當我們翻閱手中的電子書,看到某一處感興趣的地方,增強現實眼鏡就可以根據你的需要在你看到的圖層上顯示相關的背景內容介紹。
當下次集體活動老師帶著同學們參觀博物館,所有的歷史文物透過學生們佩戴的增強現實眼鏡都可以顯示出更多的補充信息和互動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可以更好地學習一些看起來略顯枯燥的內容。

隨心所欲的3D打印

小時候我們通過樂高玩具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未來3D打印技術將會成為孩子們展示他們豐富創(chuàng)造力的新途徑。3D打印機將會成為教室里必備的基本設備。學生們可以利用3D打印機將自己想象的東西通過立體的實物模型打印出來,展示給老師和同學們。
3D打印機打印出的模型可以幫助學生把設計理論上升到實踐,這樣學生可以在建造更大的模型之前不斷完善自己的設計。加上CAD(計算機輔助繪圖)軟件,3D打印可以讓學生將他們的想象自由發(fā)揮出來。
有了這樣的設備,孩子們就可以從小開始接觸機械、建筑,從小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他們可以將圖紙上的設計通過3D打印技術快速以實物的形態(tài)展現給大家,出現問題也可以及時更正。
對于許多其他學科來說,3D打印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教師能夠獨立設計教學模具,根據教學進度、學生需求快速定制獨特的教具。許多抽象的知識、理論概念拿平面圖像解釋起來比較麻煩,學生難以理解,比如分子結構的概念、形態(tài)。如果利用3D打印機制作出相應的立體模型,教師們就能夠幫助更多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直觀地認識分子結構,將抽象的事物具像化,制作出貼近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模型。
除了3D打印外,全息影像技術也會逐漸應用于學校教學。有了全息影像技術,能夠更生動地展示物體的立體結構,對于數學、化學、地理等學科的學習能夠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終于要跟黑板說再見

這么多高新技術涌進教室,黑板的功能終于弱化了,而黑板本身也要升級進化。
未來的教室,前面不再是一塊傳統(tǒng)的大黑板,而是一塊炫酷的巨大觸屏。這個巨大的觸摸屏“黑板”可以像普通黑板一樣書寫文字,它可以同時識別多個學生在黑板上書寫的內容,但這同時又是一塊巨大的屏幕,可以讀取電子數據,展示課件、圖片,播放視頻。酷斃了的新型黑板似乎什么都能做得到。它可能會像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的屏幕一樣能寫、能擦,能把屏幕上的圖片拖來拽去,把圖片放大、翻轉,帶學生們讀取地圖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也能把學生們各自在面前小屏幕上的書寫內容傳輸到教室的智能大黑板屏幕上。
每個學生的課桌上都有這樣一個智能屏幕,隨著社交網絡功能的延展,這些多點觸摸屏幕將能夠使學生與世界各地的同齡人進行互動合作。
而課堂筆記本也要與我們再見了。過去我們聽課的時候常常會把筆記記在便箋或者筆記本上,但是筆記正慢慢由紙上向筆記本電腦、上網本以及平板電腦等數字化設備上轉移。隨著教育設備越來越數字化,未來的教室如何協(xié)調紙筆于鍵盤和屏幕之間的矛盾呢?
答案可能就是柔性的基于有機電激光顯示技術(OLED)的顯示器。這種顯示器像普通的紙張一樣,非常輕薄、靈活、易于攜帶,可以像紙一樣進行彎曲甚至折疊。
與普通紙張不同,這些塑料材質的電子紙不僅更加耐用,而且能夠提供交互體驗。你可以在上面勾勾畫畫,書寫筆記,也可以輕易擦除、修改過去的記錄,這些筆記能夠以電子圖片或識別文字的形式被儲存下來。這種可以彎折的電子紙將會撼動以紙張為中心的整個相關產業(yè)。這種技術將會給筆記本電腦以及智能手機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它們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
未來,教育不再局限于學校和班級這樣的空間之中。利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技術、云計算技術、網絡學習和視覺跟蹤技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參與教學。通過3D打印和基于游戲的學習模式,學生會逐漸覺得學習不是一件苦差事,開始懂得學習的快樂所在,獲得積極參與學習的動力?傊,這些最新的科技成果一旦應用于教室,就會以一種前所未見的神奇方式為未來教育鋪平道路。

責編:科普知識網

分享到:

>相關科普知識

日本女v片一区二区,公侵犯人妻一区二区,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2区,91久国产成人在线观. www.sucai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