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宇宙事件的時間軸分析我們今天的深空視界

浩瀚深邃的宇宙,從大家猜測的時間零點或宇宙的奇點開始至今,我們今天的人類,無論是用我們的肉眼親目,還是所有光學(xué)望遠鏡,甚或最大口徑的射電天文望遠鏡,究竟能看到多大的部分?是什么在限制著我們的視野?后一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是光速。不過對前一個問題的回答,就需要以光速為主線,從宇宙事件的時間軸來描繪我們探測宇宙深空的視野范圍。

首先根據(jù)目前大家的共識,假定我們今天的宇宙都是起源于一個共同的奇點,將那時的時間記作宇宙的零點(t=0)。我們將宇宙空間中任一點上發(fā)生的事件,都用一條表示宇宙時間的射線來標記。每條射線都從這個宇宙零點(0)開始,行進中的另一點(例如T,射線的尖端)表示我們現(xiàn)在時的宇宙時間(不是經(jīng)過光速所觀察到的時間,是一個純理論想像的、但實際一定存在的即時的時間)。

理論上空間中的任何一點,在整個宇宙的演化進程中所發(fā)生的所有事件的時間順序,都可以由這樣的一條射線(時間軸)來表示。從t=0的宇宙奇點開始,所有射線的終點構(gòu)成一個表示宇宙現(xiàn)在時的大球面。選一條射線OT為我們地球的時間軸,T為當前時間和我們的當前位置。在表示宇宙當前時的大球面上所發(fā)生的所有事件,除我們自身所在的點以外,理論上都是我們看不到的。每條射線上發(fā)生的所有事件,只有一個時間點上的事件是我們今天能夠觀察到的,這個點就是從我們今天的T點向該射線所作的垂線的垂足。每條時間軸上,只有這樣的垂足點所表示的事件的信號才能到達今天的我們,它們都遵從光程最短這一原則。所有這些垂足又構(gòu)成了一個小的球面,這個小球面就是我們地球觀察者今天探測宇宙的視界(以下簡稱為視界球面)。

同樣地,如果地外高級生命要來探索我們地球上近些年才開始出現(xiàn)的頻繁的無線電信號,那也只能在遙遠的將來才能測到,并且距離我們越遙遠,他們要等待的時間就越長。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信號也是以垂直于我們的時間軸的方向發(fā)出,也就是作為現(xiàn)在時的大球面的切線方向,這些信號一出發(fā)它就進入了我們的未來時。它們隨宇宙膨脹,與其它時間軸的延長同步。

隨著我們探測手段的不斷改進,我們的視野將沿著視界球面不斷向視界球?qū)γ娴?點(就是t=0的那個宇宙零點)靠近。也可能宇宙的奇點我們將永遠看不到,因為根據(jù)我在另文中的分析[1],宇宙紅移值Z是我們今天的宇宙年齡與所測光子出生時的宇宙年齡之比。當接近奇點時,紅移z值將趨于無窮大?吹狡纥c也許是我們?nèi)祟愑肋h追求的目標。

從上分析可以看出,宇宙的另一半是我們永遠看不到的。這從理論上限制了今天地球上的我們,只能探測到眾多宇宙事件中僅處于我們視界球面上的那一小部分。

在此之前,由其他人發(fā)表的描述宇宙時空的所有的四維圖,幾乎都是在不隨時間而變化的三維空間圖形的基礎(chǔ)上,另加第四維時間坐標繪制的。

因為我的電腦不支持圖形和照片的上傳,請讀者原諒。讀者可根據(jù)上面的描述,自己繪一幅“宇宙時間軸時空圖”。就是先畫一個大圓,圓心就是t=0的那個宇宙零點O。將此圓沿水平直徑旋轉(zhuǎn)一周就得到表示宇宙現(xiàn)在時的大球面。若從先前畫的那個大圓的圓心O,向右的水平半徑OT記為我們地球的時間軸。以此半徑為直徑再畫一個小圓,以O(shè)T為軸旋轉(zhuǎn)一周,所得小球面就是我們地球人今天能觀察到的宇宙深空視界球面。

我們這樣描述的宇宙時空,是以時間為第一維度,空間坐標為后續(xù)維度。突出了以宇宙膨脹為基礎(chǔ)的隨時間而發(fā)生的空間的變化。t=0的宇宙奇點是整個宇宙時空的坐標原點,宇宙任何地方的現(xiàn)在時又都可以作為一個新的空間坐標的原點,由其可以建立后續(xù)的球坐標形式的空間坐標系(R,Θ,Φ),共同組成三維或四維時空坐標體系(t,R,Θ,Φ,必要時第四維坐標可能要用到復(fù)數(shù))。后續(xù)空間球坐標系的引入,對于各天體的自旋及公轉(zhuǎn)運行的描述都將是方便的。

不管天體距離宇宙中心的遠近,在第一維的時間軸圖形上,其現(xiàn)在時都會出現(xiàn)在圖中大球的球面上。在大球面上任意兩點間的弧長就是宇宙現(xiàn)在時兩點間的直線距離。此圖不僅給出了我們?nèi)祟惤裉焯綔y宇宙的視界,也給出了一種新形式的宇宙四維時空的新描述。

責編:科普知識網(wǎng)

分享到:

>相關(guān)科普知識

日本女v片一区二区,公侵犯人妻一区二区,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2区,91久国产成人在线观. www.sucai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