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微科普
為什么火槍經過很長時間才取代弓箭?
作者:王輝 關鍵詞:火槍 弓箭 1525年2月24日,在今意大利的帕維亞,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指揮軍隊打敗了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率領的軍隊。這一戰(zhàn),神圣羅馬帝國的軍隊以500人傷亡的代價,殲滅了15 000名法國士兵,連弗朗索瓦一世也被俘虜。查理五世之所以能夠打出這么驚人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績,火繩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令人驚訝的是,雖然火繩槍的作用如此巨大,但弓箭之類冷兵器并沒有在這場戰(zhàn)役后很快退出舞臺,依然和火繩槍一起共存了很長時間。這是為什么呢? 弩機 任何一種新技術代替舊技術,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新技術本身有一個逐步發(fā)展成熟的過程,往往一開始還比不上舊技術。比如,火車剛剛發(fā)明的時候,還不如馬車跑得快,武器也是如此。其次,舊技術為人所熟悉,而陌生的東西人們開始總是感到不習慣,往往會產生抵觸情緒。 燧發(fā)槍利用燧石擊打鐵砧產生的火星引燃發(fā)射藥 火繩槍上經過特殊處理的火繩能長期燃而不滅,通過轉動扳機讓繩頭引燃火門中的發(fā)射藥擊發(fā)彈藥 如果要評價火槍和弓箭的性能,可以從殺傷力、射程、射速三個方面來進行比較。應該說火槍彈丸比箭頭有更好的殺傷效果,至少傷口更不易愈合。但從射程上來說,由于黑火藥的威力有限,火槍與弓箭相比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明清時期的鳥銃射程也就是兩三百米,而弓箭達到這個射程也不是什么難事,有的力氣大的弓箭手,使用強弓,射出的箭飛得比火槍彈丸還要遠。有一種“床弩”,射程甚至可以達到1000米以上。要比射速的話,火槍就更沒有優(yōu)勢了。一個熟練的弓箭手,幾秒鐘發(fā)射一支箭是沒有問題的,而火繩槍從裝藥、裝彈、點火,非常費時,加上常有故障,射速非常低,有時一支槍平均1小時才能打一槍。后來即使更新?lián)Q代成燧發(fā)槍、擊發(fā)槍,其射速也比不上弓箭。因為當時的槍使用的都是散裝彈藥,即發(fā)射藥、底火和彈丸是分開的。發(fā)射前,需要按嚴格的順序先往槍管內倒入火藥,再用鹿皮或厚棉紙包著彈丸塞進槍管,用通條夯實,然后在槍管后部擊發(fā)裝置的地方裝上底火,這樣才能擊發(fā)。在戰(zhàn)斗緊張的時候,士兵往往把裝彈順序搞錯,或者忘了取出通條,導致無法發(fā)射。這個問題直到定裝彈發(fā)明后才解決。定裝彈是把發(fā)射藥、底火和彈丸事先裝在一起的子彈。一開始的定裝彈是用紙包起來的,后來換成了金屬的彈殼,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子彈。定裝彈裝上就能擊發(fā),打完后只要退出彈殼,裝上下一發(fā),馬上就可以開第二槍。直到這個時候,火槍才能夠和弓箭在射速上一較高下。版權所有少年兒童出版社,鼓勵任何不用于商業(yè)性質的傳播
上一篇:為什么說火星像是一個“袖珍的地球
下一篇:為什么要研究超新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