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雷

史曉雷

史曉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研究方向

技術(shù)史、科學普及 

    

教育背景 

2007年9月—2010年7月,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學技術(shù)史,理學博士學位 

2003年9月—2006年6月,東華大學人文學院,科技哲學,哲學碩士學位 

1999年9月—2003年6月,河北理工學院(現(xiàn)華北理工大學)機械系,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2016年6月至今,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學傳播研究中心 

2010年9月—2016年6月,哈爾濱師范大學科技與社會發(fā)展研究所講師 

(期間:2015年7月—2016年6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2006年9月—2007年6月,重慶長壽區(qū)海棠中學(共青團“西部計劃”支教志愿者) 

    

學術(shù)任職 

美國技術(shù)史學會(SHOT)International Scholar(2013-2014) 

    

學術(shù)論文(時間逆序排列) 

32.史曉雷,再談阿克萊特水力紡紗機的羅拉牽伸機構(gòu),《絲綢》2016年第11期

31.史曉雷,中國近代水輪機的早期自主設計及制造考略,《工程研究》2016年第3期

30.史曉雷,中國的船磨與船碓,《古今農(nóng)業(yè)》2016年第2期 

29.史曉雷,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藏清代外銷畫《制絲圖》研究(二作),《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第1期 

28.史曉雷,香港文化博物館藏漢代綠釉舂米坊模型分析(二作),《文物鑒定與欣賞》2016年第1期 

27.史曉雷,清末《圖畫日報》中的科學技術(shù):寫實與想象(二作),《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 

26.史曉雷,山西太原居賢觀明代壁畫中的風扇車,《文物世界》2015年第3期 

25.史曉雷,漢代水碓的考古學證據(jù),《農(nóng)業(yè)考古》2015年第1期 

24.史曉雷,中國古代活塞式風箱出現(xiàn)的年代新考,《中國科技史雜志》2015年第1期 

23.史曉雷,河南博物院藏早期糧食加工器具研究(上、下;二作),《文物鑒定與欣賞》2014年8-9期 

22.史曉雷,楊家埠年畫《農(nóng)家樂》農(nóng)事活動藝術(shù)構(gòu)思分析,《設計藝術(shù)》2014年第2期 

21.史曉雷,一冊不應忽視的農(nóng)具著作——《山西農(nóng)學農(nóng)具圖說》,《自然辯證法通訊》2013年第5期 

20.史曉雷,對《四千年農(nóng)夫》所譯提水器具的校正,《英語研究》2013年第4期 

19.史曉雷,中國古代是否存在五錠棉紡車,《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 

18.史曉雷,清乾隆《益象征農(nóng)圖》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2013年第1期 

17.史曉雷,述論《吳友如畫寶》描繪的農(nóng)事器具(一作),《農(nóng)業(yè)考古》2012年第6期 

16.史曉雷,山西稷山縣稷王廟農(nóng)事木雕圖像初探,《文物春秋》2012年第6期 

15.史曉雷,再探中國古代手搖紡車的歷史變遷,《絲綢》2012年第8期 

14.史曉雷,從《圖畫新聞》管窺新舊思想激蕩下的晚清社會,《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 

13.史曉雷,圖像證史:運河上已消失的翻壩技術(shù),《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12.史曉雷,新絳稷益廟壁畫“耕獲圖”反映的農(nóng)耕文化再探(二作),《文物世界》2012年第3期 

11.史曉雷,王禎《農(nóng)書》中的“飏扇”新解,《中國農(nóng)史》2011年第3期 

10.史曉雷,我國至晚在金代初年已經(jīng)出現(xiàn)砘車,《中國科技史雜志》2011年第3期 

9.史曉雷,漢代“揚扇”考辨,《四川文物》2011年第4期 

8.史曉雷,從古代繪畫看我國的水磨技術(shù),《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1年第6期 

7.史曉雷,對山西屯留宋村金代墓葬壁畫所繪農(nóng)具的分析,《文物世界》2011年第1期 

6.史曉雷,繁峙巖山寺壁畫《水碓磨坊圖》機械原理再探,《科學技術(shù)哲學研究》2010年第6期 

5.史曉雷,我國單曲柄轆轤普遍應用的年代考(一作),《農(nóng)業(yè)考古》2010年第4期 

4.史曉雷,廣西宜州市黃麻屯水磨的制作技術(shù),《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第2期 

3.史曉雷,提升重慶長壽區(qū)科學素養(yǎng)之我見,《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 

2.史曉雷,再談“科學理論與正確”——與郭元林老師商榷,《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8年第4期 

1.史曉雷,《考工記》中車制問題的兩點商榷,《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第4期 

    

主持科研項目 

4.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宋金元時期農(nóng)具的考證研究,編號:14CZS016 

3.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元代王禎《農(nóng)器圖譜》研究,編號:13YJC770040 

2.2013年中國科協(xié)梁維燕院士學術(shù)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編號:2013-G-Z-HLJ03 

1.2010年哈爾濱師范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中國傳統(tǒng)糧食加工農(nóng)具研究,編號:SGB2010-02 

    

書評 

4.小故事里的耶魯科學史(發(fā)表時筆名“史在君”),《今日科苑》2016年第10期

3.評《物理簡史:從第五元素到夸克》(發(fā)表時筆名“史在君”),《今日科苑》2016年第5期; 

2.究農(nóng)具溯于遙遠,闡新史妙在精微——評《中國農(nóng)具通史》,《古今農(nóng)業(yè)》2013年第3期 

1.兩種文化的一次碰撞,《自然雜志》2005年第5期 

    

科普著作 

3.《大眾機械技術(shù)史》,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5年12月 

2.《古代科技中的智慧》(一作),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1.《科學十大突破》,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2月 

    

科普文章 

30.為什么要了解一點科學史(發(fā)表時筆名“史在君”),《今日科苑》2016年第8期

29.科學家與科普(發(fā)表時筆名“史在君”),《今日科苑》2016年第7期

28.科學與公眾,《今日科苑》2016年第5期 

27.科學史上的奇跡年(詩歌),收錄于《贊美:以科學之名》,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 

26.費曼,一個真性情的“挑戰(zhàn)者”,《百科知識》2016年第2期; 

25.漫談捕鼠器(發(fā)表時筆名“史在君”),《百科知識》2016年第1期; 

24.小麥如何走上中國人的餐盤,曾雄生原著、史曉雷改寫,澎湃新聞-私家歷史,2015年6月5日; 

23.百年廣義相對論,《光明日報》2015年1月9日; 

22.偽科學現(xiàn)象小議,《中國青年報》2013年9月23日; 

21.遠去的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上、下),《百科知識》2013年第8-9期; 

20.科學史上的奇跡年,《民主與科學》2013年第4期; 

19.巧克力往事,《百科知識》2012年第23期; 

18.花木蘭會不會“紡棉”,《百科知識》2012年第19期; 

17.風扇車的年代疑案,《百科知識》2012年第15期; 

16.攪車:轉(zhuǎn)輪心事裊如絲,《百科知識》2012年第11期; 

15.古畫中的水磨技術(shù),《百科知識》2012年第9期; 

14.《清明上河圖》中的寶藏,《百科知識》2012年第6期; 

13.月相畫中的科學,《天文愛好者》2011年第5期; 

12.科學史是常為新的,《科技導報》2011年第1期; 

11.最高的菁華:拜謁丁文江先生墓地記,《科學新聞》2009年第12期; 

10.他是我們大家的老師,《中學生百科》2009年第7期; 

9.量子力學那30年,《現(xiàn)代物理知識》2009年第5期; 

8.玻璃的奇跡,《現(xiàn)代物理知識》2009年第4期; 

7.稱地球的卡文迪許,《中學生百科》2008年第15期; 

6.開啟化學新時代,《中學生百科》2008年第12期; 

5.悼念龔育之先生兼談科學與人文,收錄于《懷念龔育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12月; 

4.再談傳統(tǒng)文化,《科學時報》2004年12月31日 

3.歷史T型臺上的數(shù)學,《中華讀書報》2004年12月1日; 

2.光明從東方來、法則從西方來,《科學時報》2004年10月28日; 

1.考證開普勒的8’,《科學時報》2004年3月25日; 

    

譯作 

3.DNA發(fā)現(xiàn)之前的基因,《自然雜志》2016年第2期(第二譯者) 

2.2009年國際天文年主題歌:站在巨人之肩,《科學與文化》2009年第7期; 

1.《優(yōu)化公眾理解科學——歐洲科普縱覽》,上?茖W普及出版社,2006年,參與翻譯。 

    

學術(shù)報告 

8.中國技術(shù)史研究近期的變化,美國迪爾伯恩,美國技術(shù)史學會第57屆年會,2014年11月 

7.甘博老照片中的中國傳統(tǒng)技術(shù),美國迪爾伯恩,美國技術(shù)史學會第57屆年會,2014年11月 

6.漢代水碓的考古學證據(jù),內(nèi)蒙古赤峰,第11屆少數(shù)民族科技史會議,2014年7月 

5.中國古代活塞式風箱出現(xiàn)的年代新考,安徽合肥,第3屆技術(shù)史論壇,2013年11月 

4.歐洲和中國古代繪畫中水磨技術(shù)之對比,西班牙巴塞羅那,國際技術(shù)史聯(lián)合會第39屆年會,2012年7月 

3.王禎《農(nóng)書》中的飏扇新解,青海西寧,第8屆全國青年科技史會議,2011年8月 

2.對王禎《農(nóng)器圖譜》若干農(nóng)器的再探討,江蘇南京,第1屆技術(shù)史論壇,2009年11月 

1.廣西宜州市黃麻屯水磨的制作技術(shù),上海,第7屆全國青年科技史會議,2009年11月 

責編:科普知識網(wǎng)

上一篇:茅以升

下一篇:屠善澄

分享到:

>相關科普知識

日本女v片一区二区,公侵犯人妻一区二区,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2区,91久国产成人在线观. www.sucai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