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多年以前對人們而言還是比較生疏的字眼,近年來在眼科臨床已較為常見。干眼患病程度有輕重之別,對于一般及輕癥干眼,用藥即可緩解或是自愈。而對于重癥干眼則治療有一定困難,所以就有病人感嘆:“一入干眼深似海,從此健康是路人。”這話未免言重了。不少干眼的治療手段與藥物,都給干眼病人帶來了希望和效果。近期問世的 Tyrvaya(特爾瓦亞)鼻腔噴霧劑治療干眼,獨辟蹊徑,雖不能治愈干眼,但可相當程度上有效緩解眼干的痛楚。
我罹患干眼已有六年之久,診斷為"瞼板腺功能障礙性干眼”,眼干、澀、視力波動,眼黏,頗感不爽。滴了不少眼藥,用了不少治療方法,有效但不能持久。近期開始應用Tyrvaya鼻噴霧劑治療干眼,收到一定效果,體會如下:
治療方法是將藥噴入鼻內(nèi),猶如滴鼻藥一般,一日2次(12-24小時一次),無甚感覺,偶而有噴嚏。用藥后效果較明顯,起效較快,考慮與重塑淚膜有關(guān),需重復用藥,未發(fā)現(xiàn)明顯副作用。
Tyrvaya(特爾瓦亞)是一種高度選擇性膽堿能激動劑,激活三叉神經(jīng)副交感神經(jīng)通路,增加基礎淚液的產(chǎn)生,確切作用機制尚不清楚,但可增加眼內(nèi)淚液,緩解干眼之苦。噴鼻藥物(用藥感覺似與滴鼻藥一樣)可以治療眼病,也標獨辟蹊徑,為干眼治療增添一新的手段。藥物入鼻可以刺激淚液產(chǎn)生以治療干眼,讓人頗感興趣。據(jù)分析可能是副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三叉神經(jīng)部分控制淚膜的穩(wěn)態(tài),通過鼻腔給藥直接刺激三叉神經(jīng)末梢,該藥物以高度親和力與神經(jīng)元煙堿型乙酰膽堿(nAch)受體結(jié)合,激活三叉神經(jīng)副交感神經(jīng)通路,從而使基礎淚液生成增加,為局部給藥提供了新的選擇。
我是中等程度的干眼病患者,施用噴鼻藥物后,眼干癥狀可以緩解,效果尚稱滿意。對重度干眼病例如口眼干燥綜合征的沮腺已萎縮的病例是否有效?尚待觀察報告。
用藥一段時間后,有如下體會,寫就供參考:
1.認為藥物噴鼻治療干齦,獨辟蹊徑,可圈可點,其效果可能與重塑淚膜有關(guān)。
2.其治療干眼仍為手段而非對因治療,即不能治愈干眼,可緩解干眼。這是否仍可印證那句話:“對于重度及多數(shù)干眼是不能治愈的,但可緩解。”
3.用法簡單、方便,需12-24小時重復給藥一次。期望長效制劑問世,以減少用藥次數(shù)。
4.仍需適當配合干眼的其他輔助治療方法。如瞼板腺功能障礙的“眼黏”感覺,施用噴鼻藥物亦未能完全消除,需瞼緣清潔劑配合。
5.藥物價格貴,期待藥價下降(要待藥品專利期過后?)。在干眼診療過程中,要十分關(guān)注社會經(jīng)濟學問題,因為干眼是慢性病,診療價格過高,就會增加病人負擔,此不可小視。
6."世上的事,有利就有弊"這似乎是一條定律,任何新療法及藥物的應用大抵也如此。對于Tyrvaya的臨床應用,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其可能的副作用及并發(fā)癥也會產(chǎn)生。干眼,作為慢性常見眼病,呼喚新療法新藥物治療的出現(xiàn),這也是人們與眼病斗爭的必然趨勢,藥物的功過之責自有時間評說。
責編: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