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若是社會的寵兒,為何壽命卻比女性短?

在社會中,女性會面臨更大的壓力,面對更多的慢性疾病、抑郁癥、焦慮等問題,而且也更有可能成為暴力的受害者。此外,女性比男性的收入要低,而且在很多國家,她們并不具有和男性同等的權利。

 
但盡管女性面對著社會的種種不平等,卻仍然活得要比男性長。這在所有國家無一例外。
 
以美國為例,2015年,全職工作的男性每賺1美元,全職工作的女性只能賺到80美分,意味著兩性之間存在著20%的薪酬差異。然而,美國女性的預期壽命卻高達81.2年,而相比之下,男性只有76.4年。即便是在薪酬差異更大、或性別不平等現(xiàn)象更嚴重的國家,女性的壽命仍然超過了男性。
 
美國密歇根大學精神病學與公共健康專業(yè)研究員舍萬·阿薩里(Shervin Assari)長期致力于研究不同國家以及不同性別的人的健康狀況差異。這些影響因素的相互交叉是如何影響人類健康的,這讓阿薩里感到十分感興趣。
 
那么,為什么女性的社會地位更低、健康狀況更差,但卻能更長壽呢?
 
是因為基礎生物學?
   
在英語中,“gender(性別)”一詞,更傾向于談及作為一名男性或女性的社會層面的問題,例如男性或女性所遇到的社會壓力、機遇和社會期待等。而英文中的“sex(也翻譯成性別)”則指的是生物學方面的生理性別。阿薩里表示,生物學會對男性和女性在預期壽命上的差異產(chǎn)生影響。女性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優(yōu)勢,這讓她們可以活得更長久。
 
例如,雌性激素會讓女性的身體健康獲益,因為它能夠降低人體內(nèi)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LDL,也被人們稱作是“有害”的膽固醇),這就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另一方面,睪丸激素會提升血液中“有害”膽固醇的濃度,并降低“有益”膽固醇的濃度。這讓男性更容易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等疾病。
 
從疾病種類來看,女性更容易患有慢性疾病。但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和女性所患的慢性疾病在種類上有所不同,女性所患有的慢性疾病多屬于不致命的長期問題,而男性患的則多是致命的慢性疾病。
 
例如,女性會更容易患關節(jié)炎,有時甚至會導致殘疾,但這種慢性疾病卻不會奪人性命。相較而言,男性所患的慢性疾病往往具有更高的威脅生命的風險,容易成為致命的殺手。平均來講,心臟疾病在男性中出現(xiàn)的時間要比女性早10年。
 
因此,生物學上所存在的差異會對男女之間的預期壽命起到一定的影響。但是,阿薩里也指出,社會學上的性別(gender)差異在此當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更大。

女性的健康意識更強
男性若是社會的寵兒,為何壽命卻比女性短?
女性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
 
研究顯示,從整體來看,女性的健康意識普遍比較強,而且她們會更加關注她們自身在身體和心理上所出現(xiàn)的癥狀。這些都會促使女性選擇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能夠更好地利用醫(yī)療保健資源。同時,女性往往會對她們自身所出現(xiàn)的問題做出更順暢的溝通,這也有助于促進疾病診斷的過程。
 
而反觀男性,他們在任何類型的治療上起步都比較晚。而且,男性在接受某項治療方案時,往往也很難堅持下去。這些問題集結在一起,導致了男性在面對治療失敗時更加脆弱。
 
男子氣概(masculinity)是人們在社會上所習得的一種概念,而且這種概念可能會對健康產(chǎn)生不利影響。很多男性會將不健康以及有風險的行為看作是陽剛之氣的體現(xiàn),而他們會將對醫(yī)療保健資源的使用和促進健康的行為看作是女性化的表現(xiàn)。

責編:科普知識網(wǎng)

分享到:

>相關科普知識

日本女v片一区二区,公侵犯人妻一区二区,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2区,91久国产成人在线观. www.sucai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