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研究表明:人的壽命不單單取決于遺傳, 正確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有時比不好的遺傳基因更為重要。
吃的少,活得久
大約三十年前,美國威斯康星州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和美國迪克森國家衰老研究所的兩個獨立科學家小組對普通獼猴展開了實驗— 開始給他們喂食低熱量食物,控制喂食份量。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那些在成年期進食低熱量飲食的獼猴活到了晚年。他們比對照組的同伴壽命平均多出兩到四年。那些從小就被限制進食的猴子活得跟正常動物一樣久。
研究人員推測,這些結(jié)果也可以適用于人類,智人畢竟還是靈長目。
饑餓療法
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科學家們建議定期挨餓。 根據(jù)他們最近的研究,短時禁食可以改善細胞的能量代謝,保持更好的體形。換句話說,定期短暫禁食會減緩衰老。
150分鐘體育鍛煉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指出,延長壽命的有效方法是過上積極的生活方式并盡可能地走路。
他們發(fā)現(xiàn),那些每天花30分鐘進行運動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降低了20%,而且這些人早死的風險也降低了28%。
對于那些每周花費750分鐘進行運動的志愿者來說,情況更佳— 對于他們來說,年輕時死亡的風險降低了36%。
如果真的找不出日常鍛煉的時間,那么可以簡單地快走。
教育提升壽命
英國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壽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水平。在學院或大學學習一年可以給一個人增加十一個月的壽命。科學家們認為,高等教育可以幫助人們更為正確地飲食,而不是對不良習慣聽之任之。
抗老神藥
人類夢想著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科學家們離實現(xiàn)此目標已是一步之遙。
7月,美國馬歇爾大學的員工講述了一種特定的酶,對實驗室小鼠注射這種酶增加了其壽命。 這是鈉— 鉀三磷酸腺苷合成酶,一種在活性氧(ROS)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質(zhì)。
8月,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們也報告了在抗衰老上的新成就。他們發(fā)現(xiàn)兩種Synolyticy藥物— 抗腫瘤藥物達沙替尼和黃酮類槲皮素— 的混合劑有助于有選擇地清楚衰老細胞并減少炎癥,由此將過早死亡的風險降低了65%。
責編: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