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食品只用一張薄紙包裹,就能防水防菌。這張神奇的紙,叫“納米紙”。昨天,它的發(fā)現(xiàn)人——浙江大學(xué)化學(xué)系教授黃建國,為本報記者揭開了這個神奇之謎。
這是一張百毒不侵的紙
納米紙,看上去與普通紙無異。可它的功能,卻十分強大。在紙上加不同的化學(xué)物質(zhì),就能派上大用場。
比如,可以成為理想的食品包裝紙。納米紙上,加上一種碳氟鏈化合物,就如添了一層防身衣,可防水防油,甚至防細菌。
為此,黃建國做了一個實驗。納米紙壓在細菌培養(yǎng)液中,結(jié)果這張紙仍百毒不侵,與細菌絕緣。
納米紙,還可用于食品和環(huán)境檢測。比如,加上一種名為N719的染料,就可檢測工業(yè)廢水中的汞含量。如果含汞離子,原本的紫色紙,變身橙色。
納米紙,加上染料苯胺,還可檢測食品中的亞硝酸根離子。碰到亞硝酸根含量高的腌制食品,白色的紙立即變成粉色。
氟離子,也逃不了。牙膏中有氟,可以堅固牙齒。但過多的氟,會讓牙齒長出黃斑。納米紙,加上茜素,就可測氟離子。判斷的依據(jù),同樣是顏色變化。顏色變化的深淺,代表了所測氟離子的不同含量。
不過,在檢測時,都得將檢測物放入水中。納米紙,只有接觸水后,才能起作用。
處理污水,是納米紙的又一種新功能。不過,在此之前,得先將納米紙放入450℃的溫度下煅燒。煅燒后,得到二氧化鈦納米管材料或含碳的復(fù)合材料,才有用。將它放入污水后,神奇的變化即刻產(chǎn)生:水中的顏色褪去,有害物被分解。
那么神奇納米紙的秘密在哪里?
這張看似普通的紙,為何這么神奇?昨天,黃建國揭開了秘密。
這種納米紙,是被二氧化鈦薄膜包裹的濾紙。濾紙,本身為纖維結(jié)構(gòu)。而二氧化鈦,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它是一種食品添加劑,無毒無害。在食物的外包裝袋上,就能看到這種成分說明。”黃建國說。它還有一個特性,十分“百搭”,能與大部分的化學(xué)物質(zhì)結(jié)合。
制作這種紙,要點是以納米級別的精度把二氧化鈦薄膜包裹到濾紙的纖維上去,為進一步的功能化提供一個平臺。這樣,納米紙的功能才變得強大。
那么,這是怎么辦到的呢?
在一個過濾器中,放入一張普通濾紙。接下來的步驟,十分關(guān)鍵:先把一種鈦烷氧基化合物的溶液濾過,使之吸附在濾紙纖維上,再加入水讓它水解。
這樣,一層薄薄的二氧化鈦就牢牢地“粘”在了濾紙的納米纖維上。進一步地,把不同的功能分子引入到這層二氧化鈦上去,就得到一系列的新材料了。
其實,一張納米紙的制造成本極低。單算材料費本身,“一張只需幾毛錢”。未來不久,納米紙就可能用于商業(yè)生產(chǎn),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
責(zé)編: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