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讀歐拉吧,他是我們大家的老師

 

在科學史上,17世紀屬于牛頓,18世紀則是歐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的天下。他是歷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一生完成的論文和著作有886篇或部(生前發(fā)表了500多),其中數學著作占了一大半。正如貝多芬耳聾之后并未阻擋他對音樂創(chuàng)作的激情一樣,歐拉在晚年雙目失明的17年中,依然保持了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依靠口述完成了大量的著作和論文。我們不能把歐拉看作純粹的數學家,他在物理學、天文學領域均有很深的造詣,在生理學和文學方面,也是知識淵博的學者。

圖1 歐拉的一幅畫像(據畫像,應該是在其右眼失明之后)

1707415,歐拉生于瑞士的巴塞爾。歐拉的父親是一位牧師,早年畢業(yè)于巴塞爾大學,曾經是數學家雅各布·伯努利的學生,并與伯努利家族(這一家人全是數學家)有幾份交情。因此歐拉小時候經常和雅各布的兩位侄子,也就是約翰·伯努利的兩個兒子尼古拉和丹尼爾一起玩,他也逐漸喜歡上了數學。父親打算讓歐拉學習神學,以便接替他在教堂的職位,因為那時候牧師、醫(yī)生和律師是比較體面的職業(yè)。1720年,13歲的歐拉進入巴塞爾大學學習神學,他在數學上的天賦很快引起了約翰的注意,約翰慷慨決定每周末單獨輔導歐拉一次,歐拉非常珍視這樣的機會,每次他都把問題想得很深入,并且?guī)ПM可能少的問題去請教老師。在約翰的精心指導下,歐拉的數學突飛猛進。1724年,17歲的歐拉獲得了碩士學位,父親執(zhí)意要他做牧師,但在伯努利家族的勸說下,最終父親同意了讓歐拉研究數學。


圖2 多面體歐拉公式(e為頂點數,k為棱數,f為面數;左為正二十面體)

1727年,歐拉就要小試牛刀了。當時歐洲的科學院有個慣例,就是根據政府的實際問題設獎求解。那年,巴黎科學院就“在船上安裝桅桿”的問題設獎征答。歐拉提交了一篇論文,但沒能獲得獎金,僅得到了榮譽提名獎,原因可能是他當時壓根就沒有見到過一艘船。之后,他向巴塞爾大學的教授職位提出申請,結果又失敗了。歐拉并沒有灰心,因為當時在圣彼得堡科學院任職的丹尼爾和尼古拉告訴歐拉,圣彼得堡科學院的醫(yī)學部有個職位,讓他前去應聘。歐拉為此一頭鉆進了生理學,為此還跑去旁聽巴塞爾大學的生理學課。等他到了圣彼得堡時,恰逢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去世,科學院一片混亂,醫(yī)學部的職位也沒人管了,歐拉趁機進了數學部,埋頭于他心愛的數學研究中,1731年成為教授。1733年,在丹尼爾返回瑞士后,歐拉接替他擔任了科學院數學部的領導職責。那一年歐拉娶了一位畫師的女兒,他像喜歡數學一樣喜歡孩子,他前后結過兩次婚,一共有13個孩子,不過只有5個幸存了下來。歐拉是科學史上為數不多的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進入工作狀態(tài)的科學家,他常常一手抱著嬰兒,一邊寫他的數學論文,稍大的孩子就圍在他的身邊嬉戲。在圣彼得堡,歐拉勤奮地工作,公開發(fā)表了55篇論文(實際完成近百篇),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力學》,還參與了俄國政府分配的許多額外工作,比如編寫教材,改革度量衡、設計拱橋等。由于過度勞累,在1735年的一場病后,他的右眼失明了(注:經核實,其右眼失明的年代說法不一,有說1735年,有說1738年)。1741年俄國政局陷入混亂,科學院被一些不學無術的人所把持,歐拉憤然離開俄國,到了普魯士的柏林科學院。

歐拉在柏林期間,完成了300多篇論文和大量著作。值得一提的是歐拉不但是數學研究的巨匠,還是一位杰出的科普大師,他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能把艱深的科學知識以明白暢曉的形式表達出來,而且文字優(yōu)美,有“數學家中的莎士比亞”之美譽。在普魯士期間,他以通信的形式輔導一位公主物理、哲學、音樂、邏輯、倫理等知識,后來這些通信以《給一位德國公主的信》出版,因其文筆優(yōu)美、通俗易懂而在歐洲廣為傳播。1766年,在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盛邀之下,歐拉重返俄國圣彼得堡,這次歐拉得到了優(yōu)厚的待遇,皇室提供了一套可供他們全家18口居住的房子,家具一應俱全,還配備了一名皇家的廚子。不過倒霉的事迅速包圍了歐拉,到圣彼得堡不久,歐拉的左眼因患白內障而失明,他完全陷入了黑暗的深淵。1771年,圣彼得堡的一場大火又差點要了他的命,多虧了他的仆人腿腳利索,才把他背出來,可惜的是他的許多手稿成了灰燼。但這些都未能阻止他在數學上探索的腳步,歐拉似乎是為數學而生的,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憑著自己超強的記憶力和頑強的毅力,先是通過粉筆把公式寫在一塊很大的石板上,然后口授,由他的兒子筆錄來完成論著。厄運并沒有阻擋歐拉探索數學奧秘的腳步,相反,他在雙目失明之后,完成了400多篇論文,這段時間反而成了他一生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歐拉從來不服從命運的安排,他說如果命運是塊頑石,他就是一把大鐵錘,要把這塊頑石砸得粉碎。歐拉的心算能力和記憶能力在數學家中是罕見的,一次他的兩個學生在計算17項數字之和時發(fā)生了爭執(zhí),原來兩人的計算結果在第50位數字不同。為了做出裁決,雙目失明的歐拉通過心算很快就得出了正確結果。也難怪法國物理學家阿拉果說,歐拉計算時毫不費力,就像人呼吸、或者鷹在風中保持平衡一樣。

1783918下午,歐拉計算了關于氣球上升軌跡的問題,然后和家人吃晚飯,飯桌上還談起了天王星的軌道問題。飯后他一邊喝茶一邊和孫子們玩耍,突然,他的煙袋掉在地上,他留給后人的最后一句話是:“我要死了”,說完便停止了呼吸。

歐拉在數學上的成就包羅萬象,包括造船、金融、歷法、繪圖等應用性非常強的領域。數學的分支中處處可以見到以歐拉命名的數學名詞,比如歐拉常數、歐拉線、歐拉函數、歐拉方程、歐拉公式、歐拉定理等。不過,如果提到歐拉最重要的數學成就,那是數學分析,《歐拉全集》中的數學部分有30分卷,其中17卷有關數學分析。數學分析是18世紀數學的主題,歐拉被同時代的人譽為“分析的化身”。

下面這些數學符號,可都是歐拉創(chuàng)造的或者由他推廣而使用的:

π:圓周率,是圓的周長除以直徑所得值,大約等于3.14,注意了,它可不論你的圓多大多小,一律得3.14的。

i:虛數的單位,它有個奇怪的特性,就是i×i或者說i2等于-1。最初人們認為它是與現(xiàn)實世界毫無關系的數,因為在乘法中正正得正,負負也得正,偏偏i×i=-1,有些不倫不類,所以被稱為“虛構的數”,簡稱虛數。

e:它叫自然對數的底,你現(xiàn)在可以不深究它的含義,但以后你會知道,在數學符號中它的地位僅次于π,其值大約是2.718。

Σ:這個符號的讀音很有趣,讀作:西格馬,它的意思是對后面的數值進行求和運算,當你求眾多個數之和時,它會省下寫很多個“+”的麻煩。如果你樂意,可以把你的早餐簡單寫作Σ(一袋鮮奶,兩塊面包),沒準你可以因此暈倒一批數學家呢。

歐拉不但善于創(chuàng)造符號,而且能夠完美地把數學符號統(tǒng)一到一個公式中,被譽為最美的數學公式就是歐拉等式:

e+1=0

這個等式其實是前面我們提到的歐拉公式的一個特殊情況,這個等式把數學中最重要的五個數e、i

π、0、1以如此簡潔的形式聯(lián)系在了一起,令人驚嘆不已。

對于如此博大的歐拉,法國大數學家拉普拉斯由衷地說:“讀讀歐拉吧,他是我們大家的老師。

Pierre-Simon Laplace said, read Euler, read Euler, he is the master of us all.)

附圖3:瑞士法郎上的歐拉

鈔票正面是一對嚙合的齒輪,應該寓意歐拉在漸開線齒輪方面的研究,他是這方面的開拓者。

在鈔票背面上有一個太陽系圖,不確切是不是指歐拉在太陽、地球、月球三體問題上的貢獻。在科學史上,他是第一個用近似計算方法解決此問題的人。另外,圖上又有彗星,也可能指歐拉在1735年計算了一顆彗星軌道的問題。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背面上的透鏡與光的折射應該反映是1771年歐拉出版的《屈光學》成就,具體指什么,還請專家指教。

背面背景上的錐形器(?)應該寓意歐拉在流體力學方面的貢獻——這條也不確定。

責編:微科普

分享到:

>相關科普知識

日本女v片一区二区,公侵犯人妻一区二区,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2区,91久国产成人在线观. www.sucai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