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雖然這個傳言比較片面,但也不是沒有一點兒道理,細嚼慢咽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對控制體重有一定的作用,而狼吞虎咽對體重的增加有促進作用。
這主要是因為,食物進入到我們的胃里以后,飽腹的信號大約在15~20分鐘后,才能傳遞到大腦,而如果進食過快,雖然吃進去的食物已經(jīng)超過自身的需求,可飽腹的信號還沒有傳到大腦,長此以往,就會攝入過多的食物,而食物產(chǎn)生的這些過多的熱量,就會在身體里轉(zhuǎn)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而細嚼慢咽在飽腹信號傳到大腦時,由于進食的食物少,不會吃過多的食物,因此有利于體重的控制。而且細嚼慢咽除了比狼吞虎咽更利于體重的控制,也益于身體健康,比如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減少胃腸的負擔、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預(yù)防口腔疾病等等。

但是,細嚼慢咽只是說比狼吞虎咽更利于控制體重,而不是說細嚼慢咽就一定能控制體重。
我們?nèi)梭w每天吃進去的食物,經(jīng)過消化、吸收、代謝,產(chǎn)生能量,人體的呼吸、心跳、思考、說話、運動等各種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如果產(chǎn)生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即使你細嚼慢咽,體重也會悄無聲息地增長的。
說的通俗一些,從能量的收支平衡來說,體重的增減不取決于你吃了什么、吃得快慢,而是取決于能量的收支情況。因此,要保持體重的穩(wěn)定,就要保證能量的收支平衡;要減肥,就要讓身體處于“赤字”狀態(tài),入不敷出,體重自然慢慢就會降下來。
雖然說控制體重的關(guān)鍵是能量的消耗大于攝取,不取決于吃了什么、吃得快慢。但還是建議大家多吃一些飽腹感強,同時營養(yǎng)價值也高的食物(低脂肪、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
比如所有的豆類都是高飽腹食物;所有的綠葉菜、西蘭花、西紅柿、海帶、蘑菇等熱量低,體積大,飽腹感特別強(前提是少油);粗雜糧相比于精米精面,不僅飽腹感強,營養(yǎng)價值也更高,而燕麥是雜糧中飽腹感最強的。只有吃這樣的食物才能在控制體重的同時,保證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素。
說到底,通過“吃的少,消耗的多”來控制體重,就是我們常說的“管住嘴,邁開腿”中的“管住嘴”,而要想既能更好的控制體重又使身體更健康,還需要“邁開腿”。
英國萊斯特郡拉夫堡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學院的運動生理學家戴維說。
責編:科普知識網(wǎng)